創新RFID應用 推動物聯網前進“車輪”
提到RFID,很多都非常了解,而近兩年物聯網的的提出,再次讓RFID提上了日程,RFID再次受到企業的關注。我們知道,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 Frequency I dentification)是自動識別技術(AEI,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在無線電方面的具體應用。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通過無線辨識技術,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射頻識別可以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而且無須人工干預。射頻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交通運輸控制管理等眾多領域。
從現狀來看,RFID存在許多的不足,國內企業在RFID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的資金與人力相對國外企業有明顯差距。國內絕大多數企業的RFID技術還處在跟隨與參照國外先進技術的階段,能夠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RFID核心技術的企業還很少。另外,國內企業在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方面缺少經驗,對于制定我國自主知識產權RFID標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更多的是采納國際標準,使其產品符合國際標準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對于國內大多數人和企業而言,RFID已經不在像過去那樣陌生。它將給眾多行業的商業模式帶來無窮的變化,無論是哪個企業更快更早的建立創新的商業模式,從而奠定競爭優勢。
有另外一種觀點,RFID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最簡單的RFID系統由電子標簽(Tag)、讀寫器(Reader)和天線(Antenna)三部分組成,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其他硬件和軟件的支持。
從市場發場的角度來看,易觀國際預測,2009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3%,其中電子標簽超過38億元、讀寫器接近7億元、軟件和服務達到5億元的市場格局。大環境下,RFID逐漸開始受到企業的關注。
目前,國內RFID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在國內市場中已占據主導地位。RFID產業鏈逐步擴大,集電子信息產業、軟件業、通信運營業、信息服務業和面向各相關行業的應用與系統集成中心等完整產業鏈正逐步形成。#p#分頁標題#e#
RFID應用是物聯網的重要基礎
談到RFID,那么就不得了解一下物聯網的發展,據了解,物聯網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多次被提及,國家重點培植物聯網產業的態勢已日益彰顯,隨之而來的是RFID產業的同步發展。未來在國家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科學的指導體系一一到位的大好環境下,RFID產業可期收獲技術和產業化的雙贏及價值的升華,催生物聯網的新經濟增長點。
有資料表明,目前RFID應用正逐漸從閉環應用向開環應用過渡,必將推動物聯網完整產業鏈的創建。現在,物聯網的的應用需要RFID等標準的自主制定、核心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重視RFID應用與市場的開拓,以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盡管物聯網已經到來,但RFID在零售、鐵路、軍事等領域已經得到很好的應用。以零售業為例,當一個商品從生產線下線時,已經被貼上RFID標簽,并記錄下各種商品信息。有了RFID,商品可以直接運入超市,而不用人工清點;擺在貨架上的RFID讀出器可以對商品進行實時監控,并及時提醒工作人員補貨;顧客選好所需的各種商品后,可以推著購物車進入RFID讀寫器區域直接付款。此時,無論是從物流企業還是最終用戶的角度上看,RFID應用與未來的物聯網應用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從信息的存儲方式和系統的開發性上看,則大相徑庭。
“現階段的的RFID應用大多是在特定領域的閉環應用,分屬不同領域有著自己的協議和標準,不同領域的閉環應用很難兼容,信息也難以共享。而物聯網則是基于通用的協議和標準的開環應用,從而實現物品在全球范圍內按照權限的信息共享。”國內某專家指出。
從搜集的關于RFID應用的資料中,筆者了解到,國內RFID應用領域拓展的機遇來講最有代表性——世博會和節能環保。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為RFID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而且“后奧運時代”RFID技術與票務系統及食品安全的結合為RFID帶來了縱深的發展,但那只是在特殊環境下初步的技術和實踐的探索與應用,“特殊性”太強,“普遍性”不足,RFID市場需求還是不容樂觀,難以形成井噴效應。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對于RFID的發展是不是會更上一層樓,世博會中RFID在零售、物流、車輛、手機支付、電子票務和食品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將RFID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更多廠商圍了進來,這是一個好的趨勢。#p#分頁標題#e#
國內某著名的RFID專家曾經指出,創新RFID應用它從根本上就能夠對物聯網的發展起到一個助推的作用。然而現階段的RFID技術存在著問題,第一、RFID要是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第二,國內和國外先進的技術差距還很大。
關于未來物聯網的發展,中國RFID產業聯盟理事長張琪曾在某論壇上表示:
首先,RFID產業建設是物聯網發展的重點與基礎;
二,RFID的廣泛應用是物聯網發展的社會基礎與市場源動力;
三,RFID、傳感器網、移動支付等物聯網相關標準的自主制定,是今后物聯網健康發展的關鍵;物聯網標準涉及方方面面,急需進行資源整合,加強溝通、協調與相互配合,建立協調與服務長效機制;
四,“智慧中國,用芯感知”要高度重視信息的采集、處理與決策;當前物聯網發展的重點是自主標準的制定、核心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和引導應用的開拓與服務業建設;加強自主創新在應用與服務過程中創建中國的物聯網產業;
五、物聯網發展絕非任何一個部門(行業)和地方能獨自完成的,必須提倡協同與合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部門(行業)和地方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加強協調,分工合作;六、物聯網的發展,將引起整個社會的變革,推動國家信息化的進程,直接涉及到產業創新、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轉變,是改善民生、利國惠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技術手段和創建新興產業的突破口,也是提升綜合國力、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關鍵所在。
關于物聯網:
物聯網是信息化應用的新模式,通過射頻識別、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
關于RFID: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該系統用于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系統由一個詢問器(或閱讀器)和很多應答器(或標簽)組成。

提交
超越傳統直覺,MATLAB/Simulink助力重型機械的智能化轉型
新大陸自動識別精彩亮相2024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
派拓網絡被Forrester評為XDR領域領導者
智能工控,存儲強基 | 海康威視帶來精彩主題演講
展會|Lubeworks路博流體供料系統精彩亮相AMTS展會